隨筆
by Adele Leung
14年前從加國回香港,十年內從沒寫中文的環境下,回來當一位中文年青人雜誌的專題編輯。這段經歷是超現實的。
我常笑說,英語是我与上帝溝通的語言。因此愈跟上帝接近,便愈少用中文溝通。但回憶14年前的經歷,我知道:路是需要走出來的,在心的空間裏,它真挈的震動是服務的根源。「不可能」這概念絕非源自內心,只是小腦的擾言惑眾。
零晨6時,在享受最柔的處女光漸漸泛滿整片土地与大海,我開始重新跟中文談戀愛。
(事實上,我是興奮的。
跟老朋友相聚,人性自然彰顯。
事實上,我又憑啥認為上帝熟釋一种語言多於另一种呢?)
這刻在大地寧靜的片刻,我的心有一股完滿。
因此我知道,服務的真義是隨心的震頻來走生命的每一步。並非沒有困難,但每一步是与一份平靜的愉悅結伴。心,並不懂啥是艱難,它只懂和諧。所有情緒的根源並在非內心呢,這也不是什麼秘密,只是小腦抗拒接受。
這段路並非我自己走的。每走的一步,也是跟世界一起走的。自我是整体的一部份,有其特別用途;但個別談論是沒意義的。
(那我不再是我,我仍存在嗎?同時存在与否,這有可能嗎?)
今早拿起筆,不知將會要流瀉的是一點什麼。但同時也明確,我的筆尖只歡迎內心深處的頻律的流露。我渴望的,仍然是繼續跟上帝對話,縱使說盡我日後還有机會學的語言。
Te quiero mucho, mi vida, mi amor.